严厉打击非法运营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
但在投资增速放缓的同时,国家政策措施的效果正在显现,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较快。
不过,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业内盛传,国家铁路局拟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新线2.3万公里,投资约2.8万亿元,这样算来京津冀分到的资金并不算充裕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。
在这个过程中,环境治理的投入,主要是从解决现有问题的角度去评估,比如帮助当地扶持新的产业,加大对原有治理的技术投入。有了国家投资,并不意味着京津冀交通互联互通就完全没有资金问题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因为国家一般只投资干线,很多铁路、公路线路还需要地方出资,所以要完成道路全方位对接,三地不能光伸手向国家要钱,还需拓宽融资渠道,尽量向社会资本借力。不可否认,42万亿元的总额比很多人预想的都多,但实际上,通过本次中央政治局通过的规划不难看出,中央对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思路和很多环境专家预想的有所不同。各方冀望多时的《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》终于获批,而财政部估算出的未来六年42万亿元投资数额更让三地多个行业亢奋起来。张北地区目前新能源发展的产业布局已现雏形。
目前三地都在压减燃煤,而压减的燃煤肯定还需要其他能源来替代,一方面,可以通过蒙西特高压,直接从内蒙古输送清洁电力,另一方面,就是在京津冀区域内发展光电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。近年来,河北省尤其是坐拥丰富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优势的张家口市张北地区,已开始推进建设华北地区最大新能源基地战略。3月份工业利润降幅收窄的原因是:原材料价格降幅加大。
石油加工等行业盈利明显好转。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5.6天,同比增加0.8天。受原油价格变动的滞后效应和高成本原油库存逐步消化等因素影响,3月份,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利润同比增加107.5亿元,而1-2月份则同比减少285.5亿元,3月份比1-2月份盈利大幅好转,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提高5.8个百分点。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.3%,增速比累计主营业务收入高7.3个百分点。
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7.5天,同比增加2.8天。尽管3月份利润降幅有所收窄,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。
此外,汽车制造业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盈利状况也比1-2月份有所好转。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增加了企业盈利空间。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,3月份工业利润呈现两个特点,一是利润降幅有所收窄。3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.4%,降幅比1-2月份收窄3.8个百分点。
同时,销售低迷导致企业库存压力持续加大、应收账款居高不下。3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.65%,1-3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.18%,分别比1-2月份提高0.75和0.28个百分点。3月末,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7.7%,增速比累计主营业务收入高5.7个百分点。降息对企业的增利作用逐渐显现,3月份,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5.9亿元,相当于拉动利润增长1.3个百分点,而1-2月份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7.4亿元。
因需求偏弱,工业生产增速放缓,产品价格持续下降,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滑,制约企业利润增加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5.6天,同比增加0.8天。
3月份工业利润降幅收窄的原因是:原材料价格降幅加大。库存压力和资金周转困难又进一步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高。
同时,销售低迷导致企业库存压力持续加大、应收账款居高不下。3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.4%,降幅比1-2月份收窄3.8个百分点。因需求偏弱,工业生产增速放缓,产品价格持续下降,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滑,制约企业利润增加。降息对企业的增利作用逐渐显现,3月份,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5.9亿元,相当于拉动利润增长1.3个百分点,而1-2月份财务费用同比增加27.4亿元。3月末,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7.7%,增速比累计主营业务收入高5.7个百分点。而1-2月份投资收益则同比减少30.6亿元。
1-3月份,累计利润同比下降2.7%,降幅比1-2月份收窄1.5个百分点。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增加了企业盈利空间。
3月份,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加77.7亿元,拉动利润增长1.5个百分点。受原油价格变动的滞后效应和高成本原油库存逐步消化等因素影响,3月份,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利润同比增加107.5亿元,而1-2月份则同比减少285.5亿元,3月份比1-2月份盈利大幅好转,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提高5.8个百分点。
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7.5天,同比增加2.8天。石油加工等行业盈利明显好转。
3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.65%,1-3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.18%,分别比1-2月份提高0.75和0.28个百分点。此外,汽车制造业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盈利状况也比1-2月份有所好转。3月份,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.6%,降幅与1-2月份持平,而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5.7%,降幅比1-2月份扩大0.2个百分点。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,3月份工业利润呈现两个特点,一是利润降幅有所收窄。
尽管3月份利润降幅有所收窄,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。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.3%,增速比累计主营业务收入高7.3个百分点
发生主营业务成本207617亿元,增长2.2%。1-3月份,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655.5亿元,同比下降61%。
负债合计521643.1亿元,增长6.4%。1-3月份,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96.4亿元,同比下降29.3%。
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72.4亿元,下降5.2%。3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911949.8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86.1亿元,同比下降0.4%。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.3亿元,下降1.3%。
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0680.2亿元,增长4.9%。所有者权益合计390306.7亿元,增长10.6%。
主要行业利润增长情况: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.9%,纺织业增长6.8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%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.1%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.2%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.3%,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.1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.9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2.9%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.4%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61.9%,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71.7%,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.7%,汽车制造业下降1%,石油加工、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。3月末,资产负债率为57.2%。
3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01651.6亿元,同比增长9.3%。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207.5亿元,增长17%。